當對樹木生物學有基本認識時,就會了解到修剪的落鋸位置是非常重要的。當一條較小直徑的枝條連接在主莖時,樹枝枝領(branch collar)便會形成。枝領是因主幹和枝條木材重疊而形成,主莖及枝條的連接處出現的腫脹位置便是枝領所在。樹幹和枝條的連接點非常穩固,主要是由於木材的重疊,強化了枝幹的連接部份。由於枝領內同時擁有幹和枝的組織,所以在選擇修剪位置時,第一個原則,是不可傷及枝領位置。 在大多數樹木的枝領內有一重獨特的屏障稱為樹枝保護區(branch protection zone)。這個區域特有的化學物質,會阻延腐爛擴散到主幹。當修剪時枝領受損,真菌便會通過樹幹組織入侵,樹枝的保護區便因而失效。貼幹修剪(Flush Cut)會使樹木受真菌感染,就是這個原因。 參考資料: Alex Shigo, Modern Arboriculture ISA, Arborists’ Certification Study Guide
現代樹木學 修剪篇(一):樹木對修剪的反應 樹木修剪是日常樹木工作中最常見的方法。然而修剪樹木時必須理解樹木的反應。 修剪不當會對樹木日後的生長造成損害。根部疾病的成因之一,就是不當修剪。 從樹上移除樹枝同時會除去樹木存儲的資源,並影響其未來的生長。除去樹葉會降低整體的光合能力,並可能降低整體增長 樹木修剪後,生長會集中在沒有修剪的枝條上,所以修剪過的樹木的增長傾向於超過了沒有修剪過的樹木。 樹藝師必須明白到樹木對各種修剪方法的反應,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。 參考資料: Alex Shigo, Modern Arboriculture ISA, Arborists’ Certification Study Guide